他在贪婪中迷失——江苏省海门市市民政局原副局长倪国祥沉沦记

他在贪婪中迷失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政局原副局长倪国祥沉沦记

作者:本报记者 田 浩 本报通讯员 陆 驰 李育平  发布时间:2008-05-22 07:12:26




被告人倪国祥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倪国祥,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殡葬工,靠着自己多年的努力,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又一步步地登上荣誉的顶峰。但面对着金钱的诱惑,却又一步步地败下阵来,最终走向了自己人生的反面,跌入了犯罪的深渊……

    2007年夏,七月流火。滨江临海的江苏省海门市。

    一条消息让平静的水面激起了波澜:倪国祥因经济问题被市纪检委双规了!消息乍起,使生活在这座江边小城的市民震惊了。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国劳模、省人大代表,一名如此优秀的杰出人士,怎么会和贪官画等号呢?可是,当人们透过那美丽的光环,当人们翻开那厚厚的案卷后,则不得不相信:那美丽的花环下,竟隐藏着如此肮脏的交易,如此不可告人的勾当。让我们随着案件审理的进程,揭露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

他在贪婪中迷失

——江苏省海门市市民政局原副局长倪国祥沉沦记

功成名就  思想滑坡

    倪国祥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幼时家庭的贫困使他养成了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初中刚毕业,才十几岁的他便随着父辈面朝黄土,躬耕于田亩之间。一直到23岁那年,他经熟人介绍,进了海门市火葬场当起了一名火化工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时,火葬场这份职业是一份让人嗤之以鼻的职业。正直青春年华,谈婚论嫁的他,虽然是个勤劳且不怕吃苦的小伙子,但当一提起他的这份职业,则不知吓跑了多少姑娘。而倪国祥却十分珍爱这个岗位,因为和种田郎相比,这份职业毕竟没有那么吃苦,毕竟没有那么累,而且经济收入也比种田强多了。整天和尸体打交道的他,不仅工作勤恳,也十分钻研业务。他干的虽然是火化工,却还自学钳工、电工和白铁工。面对着他所焚烧的一具具尸体,头脑里一直在盘算着如何能达到节煤、节能的效果。工夫不负有心人,经他潜心研究,设计了“三体炉”,节约燃能30%,而且省时、省力。

    由于倪国祥的勤奋努力,他的职务在不断地升迁,1979年他被转为正式工,1984年他被任命为殡仪馆副馆长,1987年,才33岁的他就当上了海门市殡仪馆馆长。当上馆长后,倪国祥的事业心倍增,他带领全馆职工,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馆内投入,得到了丧户的好评。殡仪馆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由财政补贴户变成自收自支户,每年净收入数十万元。他积极开展殡葬改革和管理,使该市的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殡仪馆。

    特殊的职业容易造就特殊的人才,倪国祥的事迹登报了,媒体在不断地介绍他的先进事迹。于是荣誉便也接踵而至,1980年,他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同年又被评为市劳模;1984年他作为省党代表出席省党代会;1990年被评为省优秀党员;1993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得全国劳模;1998年他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省人代会……一时间,人到中年的倪国祥登上了荣誉的顶峰。鉴于倪国祥的贡献比较突出,1992年,他被吸录为国家公务员,同时又被任命为海门市民政局副局长。

    1997年海门市殡仪馆火化炉烟囱改造作为环保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为了选择最好的火化炉,倪国祥和某领导一起到上海申东燃烧炉厂考察,发现该厂生产的火化炉质量很好,于是便决定购买申东厂的火化炉并请该厂派人来海门市洽谈。当年4月份的一天,申东厂供销科柳科长到海门市洽谈业务。经过谈判,确定火化炉的价格是每台30万元,共购买四台。因谈判顺利,申东厂王厂长很高兴,提出愿拿出16万元给倪馆长。当这16叠人民币放在他面前时,说实话,倪国祥虽然身为馆长,却是有生以来头次看到这么多的钱。“你什么意思啊,想要我去坐牢?”倪国祥断然拒绝。

    合同履行得十分顺畅。1997年5月的一天,申东厂的柳科长来电话,说是已到了海门市,10分钟后,倪到了柳科长下榻的宾馆客房。

    “这4万元钱是上次王厂长要送给你们的一部分,你收下吧。”柳科长说着便从皮包里拿出了4叠用银行封条封好的百元大钞。倪国祥决定收下这钱。

    他寻思,要拿这笔钱,关键人物李义须知道。于是便连夜敲开了李义的门。据倪国祥交代,当初两人一见面,倪国祥便直奔主题,把申东厂为何要送钱,送多少钱的来龙去脉向李义和盘托出。以下是倪国祥自己交代的在李义家里第一次送钱的来龙去脉:

    “反正别人都不知道,不如我们俩分掉算了。”我从包里掏出了两叠百元大钞,整数两万元。李义推辞了一番后,还是收下了。

    三个月后,海门市殡仪馆按合同规定第二次向申东厂支付了货款。没几天,申东厂的柳科长又来约见了我。“这次再给你4万元,你一定要收下。”和上次一样,柳科长从包里掏出了四叠百元大钞。

    因为已经有了第一次,第二次拿钱,倪国祥便显得不是那么的紧张了。但也很谨慎:这钱千万不能自己一人独吞。以下还是倪国祥交代的去李义家里第二次送钱的来龙去脉:

    和上次如出一辙,我拿了两叠百元大钞,当夜便再次敲开了李义的家门。见我登门,李义仿佛知道了我的来意。“你倒一直想到我,有些不好意思。”在推辞一番后,李义收下了两万元。回家后,我把剩余的两万元交给了妻子,但没有告诉她钱的来路。

    王厂长不愧是生意人,当初许诺的16万元,他说到做到。1997年年底的一天,他委托老婆将剩余的8万元送给倪国祥。当然这8万元钱倪国祥没有独吞,在分给了有关人士后,自己得了3万元。

权钱交易  收受贿赂

    海门市东南十六华里,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里正南方面对长江,背负一条大匡河,人烟稀少,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2000年尾,发展壮大后的海门市殡仪馆,依托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决定在这里新建一座陵园,名曰青龙陵园。

    浙江温岭市某石材厂的陈老板和海门市殡仪馆是多年的业务伙伴。殡仪馆曾建造过几个小公墓,其墓碑都由陈老板提供,因而,陈老板是倪国祥多年的老相识。这次殡仪馆要建造青龙陵园这么个大的工程,倪国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陈老板。2000年10月的一天,就在倪国祥的办公室,两人见了面。双方经过协商谈判,达成了协议。由陈老板为青龙陵园建造800只墓穴,合同没有约定业务年限,但规定陈老板建造墓穴后,到年底根据墓穴的销量结给他工程款。

    转眼间2001年春节即将来临了,一天,陈老板以拜年的名义给倪国祥送来6000元。在以后的六年时间里,每逢春节前夕,陈老板必然造访倪国祥,地点都是在倪的办公室。而每次带来的钱都是一万元。直至2007年春节前夕,陈老板共送给倪国祥人民币66000元。

    青龙陵园安息着数千个灵魂。作为陵园的投资建造方,海门市殡仪馆为增加陵园的“含金量”,2005年初,殡仪馆决定在这里建造两座九曲桥、两座亭子及人工河的栏杆等,总造价估计120万元。海门市园林公司的王老板闻讯后便捷足先登,2005年5月份的一天,王老板找到了已担任民政局副局长的倪国祥。倪虽然已升官,但还是兼任殡仪馆馆长,所有的殡仪馆工程还是他说了算。王老板深知,如想将这项工程揽下,倪局长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于是两人相约在青龙陵园,在那里他俩没有涉及到正规话题。而就在倪国祥准备上车回海门市城区时,王老板坚持要坐倪的车。却让自己的司机开空车在后面跟着。

    “倪局长,一点小意思。”坐在倪局长车后座上的王老板突然冒出来一句话,并从包里掏出了一叠钱,放在车座位上。倪国祥仿佛事先已知道了似的,没有丝毫的意外,嘴里客气地推脱了一下便默认了。后来点了一下,是用银行封条封好的百元面值人民币一万元。

    王老板的一万元果然立竿见影,次日,这项本应该经过公开招投标才能决定花落谁家的工程,便被王老板的园林公司给揽下了,倪国祥代表殡仪馆和王老板的公司签订了工程合同。王老板接下工程后,继续在进行他的“攻关”战术,2005年6月的一天,倪国祥正在青龙陵园办公室办公,王老板敲开了他的门。

    “倪局长,谢谢你将工程给我做,另外请你帮帮忙将西边那座九曲桥建设工程也给我做吧。”王老板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两叠钱放在倪的办公桌上。倪国祥斜眼瞟了一下,就像没有看到似的。

    “如果前面的工程做得好的话,就将西边的桥给你做。”倪国祥的话虽然听上去似乎出于公事公办,但看着这两万元递上来,倪国祥一副毫不推诿的样子,王老板心里有了数,他断定:这后面的工程没问题了。

    两个月后,还是在倪国祥的办公室,他俩又见面了。“倪局长,谢谢你将西边桥的工程给我做,另外陵园匡河南侧的石栏杆建设工程也给我做吧。”对于王老板的得寸进尺,倪国祥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却很爽快地答应了。倪局长的开恩,王老板当然不会忘记,投桃报李是必然的事。几天后,在倪的办公室,王老板又扔下两叠钱,倪国祥一声不吭地收下了。

多行不义  落入法网

    殡仪馆所经营的业务可谓名目繁多,大到火化炉的改造,陵园的兴建,小到一只骨灰盒采购,谁能和这里沾上边,一定会获取一笔可观的财源。而这财源归谁,决定权在倪国祥一人手中。因为他不仅是殡仪馆馆长,还是全国劳模,有这样的人掌权,还会有谁怀疑吗?还会有谁不信任吗?殊不知,不管哪个商人,只要和殡仪馆做上生意,都会和倪国祥做私下交易,都得表示表示那点意思。而面对每次送上门的钱财,倪国祥总是不论多少,来者不拒。

因为他拿的笔数太多了,到案发交代时,连倪国祥自己也弄不清楚了。骨灰盒供应商顾老板为了向殡仪馆推销骨灰盒,向倪国祥行贿7000元,他照收不误;在青龙陵园假山工程建设中,建筑商宋老板向倪国祥行贿6000元,他照收不误;在殡仪馆采购殡仪车过程中,某客车厂张老板送上4000元,他照收不误;在殡仪馆火化间、礼厅工程建设中,建筑商梁老板送上30000元,他照收不误;在青龙陵园骨灰盒存放楼工程建设中,房地产开发商俞老板送上20000元,他照收不误。他什么钱都敢拿,多少钱都敢收,案件涉及总额之大、单笔数额之巨都创下了近年来海门市之最。

    2008年3月31日,海门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倪国祥受贿案。据查证:自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倪国祥利用担任殡仪馆馆长的职务便利,在基建工程发包、支付工程款、采购殡仪车、火化炉及代销骨灰盒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09621.76元。海门市纪检委在调查海门市民政局有关违法违纪问题时,被告人倪国祥主动交代了自己的主要受贿犯罪事实,并退清了全部赃款。倪国祥归案后,主动检举他人犯罪,办案机关目前正在调查中。

海门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倪国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倪国祥经有关组织教育后,如实供述自己的受贿犯罪事实,是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归案后退清了全部赃款,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法院衡情对倪国祥予以减轻处罚。据此,海门市法院认定倪国祥犯收受贿赂罪,一审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非法所得人民币409621.76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判决后,倪国祥没上诉,本案现已生效。

    熟悉倪国祥的人都知道,长期以来他勤奋工作。在当上殡仪馆副馆长直至当馆长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仍坚持在一线做火化工,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勤奋的人,怎么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倒在了金钱面前呢?他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从事殡葬业三十多年,倪国祥从一个临时工到正式工人,从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到馆长乃至副局长,平心而论,他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而他的这些努力也获得了回报,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支持,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但在成就和荣誉的背后,倪国祥总觉得干这一行是低人一等。怎样才能得到补偿呢?“有钱就有地位”这一想法慢慢地占据了他的头脑,使他逐渐迷失自我,开始随意收受来自各种途径、各种名义的“意思”。

    这是倪国祥的狱中自白书:“自己一年到头很辛苦,也许这是对我的补偿,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他开始挥霍来路不正的钱以广交各种朋友,一方面是补偿自己的付出,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实现所谓的社会地位的提升。

    当今之社会,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拉拢腐蚀党员干部,他们看中的是干部手中的权力,想的是把干部当做资源来开发。许多党员干部正是被这些人“尊重”开始,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倪国祥把这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阿谀奉承、“小意思”当作对自己的“尊重”而一一笑纳。

    殡葬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事关百姓生活,却远离公众视线。2003年某媒体曾评出“十大暴利行业”,其中殡葬业名列第三。被人们称之为“人生后花园”的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行业,曾经是腐败的“冷门”,可近年来却呈飙升趋势。

    倪国祥收受贿赂表面上没有损害单位利益和群众利益,也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但稍加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行贿者本来就是将贿赂款打入了成本之中,如果不能从生意中牟取更多更大的利益,他们绝不会将钱往水里扔。而受贿者则是要为此而付出代价的,倪国祥案就是一个例子。

    错误的思想左右了倪国祥的大脑,使他坐收种种不义之财而“泰然处之”。但贿赂就是贿赂,它不会因任何外因的掩饰而改变性质,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也不会因为任何借口和说法而改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切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文中部分当事人系化名)  

·再审申请人侯某某诉东阿县某...
---------------------------------------
·张某某危险驾驶罪一案
---------------------------------------
·某公司与胡某某民间借贷纠纷...
---------------------------------------
·霍某某受贿刑罚变更刑事裁定书
---------------------------------------
·霍某某受贿罪刑罚变更刑事裁...
---------------------------------------
·周某某、高某某非法经营二审...
---------------------------------------
·安某某危险驾驶一审刑事判决书
---------------------------------------
 
 
 
 
 
 
版权所有@山东德孚威律师事务所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2508号名士杰座1206室。
电话:0531-61365567、61365568 传真:0531-61365565 鲁ICP备060120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