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计算机机房及柜面设备安全防护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计算机机房和柜面设备安全防护,适用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银行计算机机房,是指容纳并集中运行银行计算机业务处理、管理信息或网络通信系统等的专用物理场所(以下简称机房);所称柜面设备,是指银行营业部门处理银行业务的计算机物理设备(以下简称柜面设备)。
第四条 机房及柜面设备安全防护遵循预防为主,“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机房及柜面设备安全防护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科技部门为机房和柜面设备安全防护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机房进行安全防护;保卫部门负责对机房安全防护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安全防护
第六条 机房依据《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等标准实行分级保护。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机房划分为A、B、C三类防护级别。
第七条 机房内部实行分区防护,分区采用物理隔离方式。 A级机房划分核心区、生产区、辅助区、维修区、开发区,设置独立的值班室,并配备安全值班人员。A级机房禁止媒体录像、摄影。 B级机房划分核心区、生产区、辅助区、维修区; C级机房划分生产区、辅助区。 核心区是指装有主计算机、主通信机、网络控制、通讯保密和系统打印机等设备的要害区域。核心区禁止人员单独进出。 生产区是指放置小型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终端机(工作站)等设备的业务运行区域。生产区禁止系统开发人员进入,维护人员进入须由业务操作人员陪同。每日工作完毕后,要关闭终端设备。业务操作人员加班时,凭加班证进入。 辅助区是指放置供电、消防、空调等设备的区域。 维修区是指设备测试室、维修工作室、备件库等区域。 开发区是指用于系统开发的计算机及终端室、设计室、培训室等区域。开发区禁止业务操作人员进入,非工作时间禁止任何人员进入。
第八条 各区分别实行不同的防护措施: 核心区实行24小时连续双向、双人同时进出的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和电视监控等措施。记录进出核心区人员及在岗时间; 生产区实行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和电视监控等措施。记录工作人员使用机房设备情况; 维修区实行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和报警驱动的电视监控措施; 辅助区实行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和报警驱动的电视监控措施; 开发区实行出入口控制措施。对使用生产系统资源进行开发的机房,开发区应实行生产区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九条 柜面设备安全防护实行生产区防护措施。对有现金交易的柜面设备,应采取实时监控交易全过程的措施。
第十条 非营业时间无人值守的营业网点(自助银行除外),应实行入侵报警和报警驱动电视监控措施。
第十一条 非营业时间营业场所终端设备应中断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接。
第十二条 机房应具备必要的防电子干扰、防电磁泄漏和密码管理等其他安全措施,并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十三条 机房应具有消防、防雷击、防静电、防鼠害、防腐蚀、供电保护、接地保护等保护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站场地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条件等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独立的大型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网络中心和应急中心等,应建设周边监视和巡更系统。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房为A级防护;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及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机房为B级防护;地市中心支行、县级支行机房为C级防护。特殊情况下,可提高机房防护级别。 其他银行机房的防护级别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机房的防护级别确定。
第三章 人员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机房人员列为要害岗位人员管理,须经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七条 机房人员应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从事授权活动,禁止在机房内从事非授权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