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关税调整释放哪些信号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关税进行调整,此次调整除了进一步降低鲜草莓等44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对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关税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外,还对部分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分别实行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等优惠措施。 财税专家认为,此次关税调整除了是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减让承诺外,也表明我国开始大规模运用关税手段调整进出口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因此,关税调整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值得关注。 信号一:高能耗商品门槛再提 这次关税调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关税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对不锈钢锭及其初级产品、钨初级加工品、未锻轧的锰、钼、锑、铬金属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新开征出口关税;对煤炭、原油、石料等能源或资源类产品继续征收出口关税。 专家指出,在我国资源储量减少的情况下,对高能耗资源类产品征出口关税,表明我国正运用税收杠杆提高资源类高能耗商品出口门槛。 信号二:区域关税优惠要重视 我国明年将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协定、《亚太贸易协定》等安排,对原产东盟十国、智利、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实行比最惠国税率更低的协定税率。 据了解,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是对等互惠的。我国企业出口货物获得原产地证后,在成员国海关可享受比最惠国关税更为优惠的关税待遇。 财政部关税司有关官员表示,希望国内进出口企业随时关注关税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各种优惠协定税率。 信号三:携带物品入境税率调整 从2007年1月1日起,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物品的进口税也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的进口税税率由10%调整为30%,化妆品税率由20%调整为50%。 今年4月1日消费税新税率实施后,大大刺激了出境游购物的人数。此次调高携带高档手表、化妆品等的进口关税,是为了平衡消费税调整后国内外同类商品的价格。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