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熊猫烧香”式犯罪无处遁形

熊猫烧香式犯罪无处遁形

 

“熊猫烧香”案的快速告破,给那些自恃技高而胆敢以身试法的人一记当头棒喝:要想不被捉,除非不伸手!
  一度在互联网上引起恐慌的“熊猫烧香”病毒案日前告破,病毒制作者及主要传播者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捕归案。这是我国破获的首例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显示了公安机关对新形式犯罪的快速打击能力。
  “熊猫烧香”病毒从去年12月初开始在互联网上爆发,一个月以内病毒变种数达90多个,被感染中毒的电脑达百万台以上,数百万用户深受其害。近年来,类似“熊猫烧香”这种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现代工具进行犯罪的行为急剧增多。据统计,去年一年内发现的新增计算机病毒达23万种,相当于以往所有病毒的总和。有关人士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计算机病毒疫情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值得高度警惕。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制作与传播计算机病毒、盗取银行账号、诈骗、赌博、非法融资等新形式犯罪,以全社会的公众为侵害对象。由于有现代科技作支撑,受害者识别起来十分困难,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遭受重大损失,这就需要职能部门提高对打击各种新形式犯罪重要性的认识,更应重视提高全面打击犯罪的能力,防止因这些新形式犯罪主要在虚拟世界进行而对其隐忍宽恕。
  湖北省公安机关破获“熊猫烧香”案件,对公安机关打击新形式犯罪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主要是应针对这类犯罪的特点“以快制快”。“熊猫烧香”案立案两天后,制作病毒的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10天内其他5名骨干分子也被抓捕归案,破案速度创下了近年来湖北省大要案的新纪录。这说明,当前的一些新形式犯罪虽然有科技手段作支撑,但只要职能部门真正重视,认真履行职责,犯罪分子就难逃制裁。
  打击新形式犯罪不能丢掉群众路线这个法宝。“熊猫烧香”案告破,得益于国内众多企业提供的大量线索与证据,还有网民们在各网站论坛上的500多万条跟帖,形成了浩大的“群防群治”声势。
  “熊猫烧香”案的快速告破,给那些自恃技高而胆敢以身试法的人一记当头棒喝:要想不被捉,除非不伸手!
                                                                                                           转自齐鲁晚报

·再审申请人侯某某诉东阿县某...
---------------------------------------
·张某某危险驾驶罪一案
---------------------------------------
·某公司与胡某某民间借贷纠纷...
---------------------------------------
·霍某某受贿刑罚变更刑事裁定书
---------------------------------------
·霍某某受贿罪刑罚变更刑事裁...
---------------------------------------
·周某某、高某某非法经营二审...
---------------------------------------
·安某某危险驾驶一审刑事判决书
---------------------------------------
 
 
 
 
 
 
版权所有@山东德孚威律师事务所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2508号名士杰座1206室。
电话:0531-61365567、61365568 传真:0531-61365565 鲁ICP备06012027号